近日万春青少年空间发布“711名万春青少年学习及兴趣爱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在温江区团委的指导下,万春青少年空间(简称:空间)联合万春小学、踏水小学进行的。调查以寒假来临前作为时间节点,运用随机抽样方式,社工进驻学校,对2所学校4个年级,20个班级的711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711份。
调查发现,22%的青少年的家长经常陪同他们参与课外活动,24%的家长偶会陪同,而54%的家长从不陪同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而在调查“家长是否会检查、督导你的学习情况”,超过半数青少年的家长每天都督导、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41%青少年的家长偶尔检查。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对于课外活动相当不重视,重学校教育,轻素质教育,忽略孩子希望家长陪伴一起参与课外活动的需求。
在针对“青少年对哪些课程有压力、哪些课程感兴趣科目”调查,中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分化特别明显,对语文感兴趣的人数比例达到53.6%,而对数学、英语感兴趣的人数分别占12.5%、16.1%。相对中学来说,小学生对于各科的感兴趣程度差异较小,其中对英语感兴趣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30.5%。小学阶段学生最感压力的科目是数学,其比例达到43.1%,而中学生最感压力科目是英语,占34.2%。而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英语从最感兴趣到最有压力,为何如此大的转变,是个值得教育界以及全社会深思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的假期生活中,大部分青少年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其比例在23%-33%之间;另万春学校和踏水学校的受访青少年中20%左右都参加了培训班,有绝大部分会在假期参加培训班;这个调查结果也再次印证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假期都比较累,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许多期盼子女成才的父母在正常的学习课程之外要求孩子参加众多的培训班。
调查还显示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更趋分散与多元,兴趣比较广泛,文体类、户外拓展、读书类、创意类、益智游戏这几项的比例比较平均,其中户外素质拓展较受青少年亲睐;周末时间,16%的孩子会选择上网,说明网络成为青少年娱乐以及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这次公益调查的发起机构万春青少年空间是温江区团委在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的转变和需要背景下成立的。作为温江团委下属的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空间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兴趣培养、成才陪伴等多方面服务,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青少年兴趣爱好,培养青少年生活、学习习惯。
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其心理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他们对于交友、增长知识、快乐成长有极大的需求。空间负责人认为,学校、家长、社会应该一起努力,影响青少年微观系统,为其提供陪伴成长服务,给他们提供一个满足需求的平台。
|